专利摘要:
本申请提供一种极耳封头装置以及热封机。上述的极耳封头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极耳封头;每一极耳封头包括相互连接的安装基座以及抵持挤压座,抵持挤压座具有抵持面;两个抵持挤压座的至少一个抵持面上开设有避位槽,每一抵持挤压座的避位槽的开口朝向另一抵持挤压座,避位槽用于收容极耳的至少部分,且极耳与抵持面相互平行设置。在两个极耳封头的抵持面接触时,极耳封头将极耳以及铝塑膜推入避位槽内,使得位于避位槽内的铝塑膜靠近极耳的侧边,从而使得铝塑膜与极耳的侧边之间的间距减小,提高了铝塑膜与极耳的侧边之间的贴合度,从而降低了电解液的溢出几率,进而提高了电池的合格率。
公开号:CN214336769U
申请号:CN202120662086.XU
申请日:2021-03-31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陈永富;麦敬辉;邓健想;刘长昊
申请人:Fullymax Battery Co ltd;
IPC主号:H01M10-058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封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极耳封头装置以及热封机。
[n0002] 随着软包锂离子电池的技术发展,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比能量高、安全性高、设计灵活等多种优点,因而在3C数码及汽车动力电池行业广泛应用,逐渐取代传统的锂离子电池,成为主流锂离子电池。
[n0003] 软包离子锂电池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包装膜与极耳的顶封及包装膜之间的侧封,顶侧封的目的是为了将电芯内部与外部隔绝,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防止水份进入芯体,顶侧封设备目前常使用的是T型铜封头,在封装时对铝塑膜进行加热及加压,使得铝塑膜与极耳胶之间,铝塑膜之间的PP胶黏合在一起达到密封效果。
[n0004] 然而,传统的热封机的封头表面为平面,对极耳顶封时,在极耳的边缘,铝塑膜会出现倾斜的情况,即靠近极耳的边缘,铝塑膜与极耳的侧边之间的贴合程度下降,也即存在间隙,导致铝塑膜无法将极耳完全包裹,使得电芯内的电解液溢出几率上升,从而使得电池的合格率下降。
[n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降低电解液的溢出几率的极耳封头装置以及热封机。
[n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n0007] 一种极耳封头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极耳封头;每一所述极耳封头包括相互连接的安装基座以及抵持挤压座,所述安装基座用于与伸缩电机连接,所述抵持挤压座具有抵持面,所述抵持面用于与包裹极耳的铝塑膜抵接;两个所述抵持挤压座的至少一个抵持面上开设有避位槽,每一所述抵持挤压座的避位槽的开口朝向另一所述抵持挤压座,所述避位槽用于收容所述极耳的至少部分,且所述极耳与所述抵持面相互平行设置;所述抵持挤压座还具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用于收容与所述极耳连接的电芯。
[n000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避位槽的侧壁用于与所述极耳的侧壁抵接。
[n0009]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极耳封头装置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抵持挤压座连接,所述固定板与所述避位槽相对应设置,所述固定板用于与所述容置空间的内壁夹持所述电芯。
[n00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抵持挤压座开设有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的凹槽,所述固定板的部分位于所述凹槽内。
[n001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极耳封头装置还包括固定螺栓,所述固定板开设有第一螺栓孔,所述抵持挤压座开设有第二螺栓孔,所述固定螺栓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一螺栓孔以及所述第二螺栓孔内。
[n001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栓孔包括多个直径不同且相互连通的螺栓固定孔,在靠近所述抵持挤压座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螺栓孔的孔径依次减小。
[n001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抵持挤压座开设有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的通槽,所述通槽用于输送连接有极耳的电芯。
[n001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避位槽的数量为多个,每一所述避位槽与一所述极耳相对应。
[n001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基座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收容伸缩电机的输出轴。
[n0016] 一种热封机,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极耳封头装置。
[n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n0018] 在两个极耳封头的抵持面接触时,极耳封头将极耳以及铝塑膜推入避位槽内,使得位于避位槽内的铝塑膜靠近极耳的侧边,从而使得铝塑膜与极耳的侧边之间的间距减小,提高了铝塑膜与极耳的侧边之间的贴合度,从而降低了电解液的溢出几率,进而提高了电池的合格率。
[n0019]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n0020] 图1为一实施例中极耳封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n0021] 图2为图1所示的极耳封头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n0022] 图3为图2所示的极耳封头装置在A1处的放大示意图;
[n0023] 图4为图2所示的极耳封头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n0024]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n0025]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n0026]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n0027]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极耳封头装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极耳封头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极耳封头。每一所述极耳封头包括相互连接的安装基座以及抵持挤压座。所述安装基座用于与伸缩电机连接。所述抵持挤压座具有抵持面。所述抵持面用于与包裹极耳的铝塑膜抵接。两个所述抵持挤压座的至少一个抵持面上开设有避位槽。每一所述抵持挤压座的避位槽的开口朝向另一所述抵持挤压座。所述避位槽用于收容所述极耳的至少部分,且所述极耳与所述抵持面相互平行设置。所述抵持挤压座还具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用于收容与所述极耳连接的电芯。在两个极耳封头的抵持面接触时,极耳封头将极耳以及铝塑膜推入避位槽内,使得位于避位槽内的铝塑膜靠近极耳的侧边,从而使得铝塑膜与极耳的侧边之间的间距减小,提高了铝塑膜与极耳的侧边之间的贴合度,从而降低了电解液的溢出几率,进而提高了电池的合格率。
[n0028] 请参阅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极耳封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n0029] 一实施例的极耳封头装置10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极耳封头100。每一所述极耳封头100包括相互连接的安装基座110以及抵持挤压座120。所述安装基座110用于与伸缩电机连接。请一并参阅图2以及图3,所述抵持挤压座120具有抵持面122。所述抵持面122用于与包裹极耳的铝塑膜抵接。两个所述抵持挤压座120的至少一个抵持面122上开设有避位槽1222。每一所述抵持挤压座120的避位槽1222的开口朝向另一所述抵持挤压座120。所述避位槽1222用于收容所述极耳的至少部分,且所述极耳与所述抵持面122相互平行设置。所述抵持挤压座120还具有容置空间124。所述容置空间124用于收容与所述极耳连接的电芯。
[n0030] 在本实施例中,在两个极耳封头100的抵持面122接触时,极耳封头100将极耳以及铝塑膜推入避位槽1222内,使得位于避位槽1222内的铝塑膜靠近极耳的侧边,从而使得铝塑膜与极耳的侧边之间的间距减小,提高了铝塑膜与极耳的侧边之间的贴合度,从而降低了电解液的溢出几率,进而提高了电池的合格率。而且,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极耳封头100均开设有所述避位槽1222,且两个所述避位槽1222的开口方向相对设置,便于同时将极耳以及铝塑膜的部分进行顶封,即所述避位槽的侧壁将所述铝塑膜封装在极耳上,而且,所述避位槽的侧壁将铝塑膜贴附在极耳的侧边上。
[n003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所述避位槽1222的侧壁用于与所述极耳的侧壁抵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避位槽1222用于收容所述极耳的部分以及包裹极耳的铝塑膜,所述避位槽1222的侧壁通过所述铝塑膜与所述极耳的侧壁抵接,使得所述避位槽1222的口径与所述极耳的宽度相等,便于将铝塑膜更好地推至所述极耳的侧边上,从而使得所述铝塑膜与所述极耳的侧边之间的间距进一步减小,进而使得铝塑膜与所述极耳的侧边之间的贴合度进一步提高,进一步地降低了电解液的溢出几率。
[n003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所述极耳封头100装置还包括固定板130,所述固定板130与所述抵持挤压座120连接,所述固定板130与所述避位槽1222相对应设置,所述固定板130用于与所述容置空间124的内壁夹持所述电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容置空间124为一个“L”字形的凹槽,即所述容置空间124为具有一个侧壁的缺口。所述固定板130连接在所述抵持挤压座120上,所述固定板130位于所述容置空间124没有侧壁的位置,所述容置空间124的侧壁与所述固定板130将所述电芯共同夹持,使得所述电芯稳定设置于所述抵持挤压座120上,提高了所述电芯在所述抵持挤压座120上的安装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所述极耳在所述避位槽1222内的稳定性。
[n0033]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所述抵持挤压座120开设有与所述容置空间124连通的凹槽126,所述固定板130的部分位于所述凹槽126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126用于收容所述固定板130,使得所述固定板130与所述凹槽126的侧壁以及底部抵接,从而使得所述固定板130与所述抵持挤压座120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提高了所述固定板130与所述抵持挤压座12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所述极耳在所述避位槽1222内的稳定性。
[n0034] 又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所述极耳封头100装置还包括固定螺栓,所述固定板130开设有第一螺栓孔132,请一并参阅图4,所述抵持挤压座120开设有第二螺栓孔128,所述固定螺栓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一螺栓孔132以及所述第二螺栓孔128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螺栓先穿过所述第一螺栓孔132,之后在穿过所述第二螺栓孔128,所述固定螺栓分别卡设于所述第一螺栓孔132以及所述第二螺栓孔128内,即所述固定螺栓分别与所述第一螺栓孔132的内壁以及所述第二螺栓孔128的内壁抵接,也即所述第一螺栓孔132的内壁夹持所述固定螺栓的同时,所述第二螺栓孔128的内壁也夹持所述固定螺栓。这样,所述固定螺栓将所述固定板130扣设在所述抵持挤压座120上,进一步提高了所述固定板130与所述抵持挤压座12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n0035]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栓孔包括多个直径不同且相互连通的螺栓固定孔,在靠近所述抵持挤压座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螺栓孔的孔径依次减小。在本实施例中,对于不同的规格的固定螺栓,例如,螺帽的直径不同的螺钉,多个直径不同的螺栓固定孔适用于不同的固定螺栓,而且,不同的螺帽直径的固定螺栓,对于将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所述抵持挤压座提供了不同的挤压力,满足不同的受力需要。
[n0036]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所述抵持挤压座120开设有与所述容置空间124连通的通槽121,所述通槽121用于输送带有极耳的电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槽121位于所述抵持挤压座120的端部,所述通槽121贯穿所述抵持挤压座120,所述通槽121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容置空间124的延伸方向相同。而且,两个所述抵持挤压座120上的通槽121共同形成一个通孔,以便于将电芯穿过通孔后送入至所述容置空间124内。所述电芯通过所述通槽121被送入至所述容置空间124内,并使得电芯与容置空间124的侧壁以及固定板130抵接,即所述容置空间124的侧壁与所述固定板130共同夹持电芯,便于将所述电芯推送至所述极耳封头100装置内进行顶封作业,减少了人工推送电芯而导致被夹的几率。
[n0037]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所述避位槽1222的数量为多个,每一所述避位槽1222与一所述极耳相对应。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避位槽1222与多个极耳相对应,即所述避位槽1222与所述极耳一一对应,便于对多个电芯的极耳同时进行顶封,提高了对批次电芯的极耳顶封效率,从而提高了电芯的生产效率。
[n003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安装基座110开设有安装孔112,所述安装孔112用于收容伸缩电机的输出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11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安装孔112均与所述伸缩电机对应,例如,所述伸缩电机的多个输出轴嵌入多个所述安装孔112内。而且,多个所述安装孔112均匀分布于所述安装基座110上,使得所述伸缩电机推动所述极耳封头100的推动力均匀,提高了对极耳的顶封平整度。
[n0039]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热封机,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极耳封头装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极耳封头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极耳封头。每一所述极耳封头包括相互连接的安装基座以及抵持挤压座。所述安装基座用于与伸缩电机连接。所述抵持挤压座具有抵持面。所述抵持面用于与包裹极耳的铝塑膜抵接。两个所述抵持挤压座的至少一个抵持面上开设有避位槽。每一所述抵持挤压座的避位槽的开口朝向另一所述抵持挤压座。所述避位槽用于收容所述极耳的至少部分,且所述极耳与所述抵持面相互平行设置。所述抵持挤压座还具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用于收容与所述极耳连接的电芯。在两个极耳封头的抵持面接触时,极耳封头将极耳以及铝塑膜推入避位槽内,使得位于避位槽内的铝塑膜靠近极耳的侧边,从而使得铝塑膜与极耳的侧边之间的间距减小,提高了铝塑膜与极耳的侧边之间的贴合度,从而降低了电解液的溢出几率,进而提高了电池的合格率。
[n0040]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Claims (10)
[0001] 1.一种极耳封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相对设置的极耳封头,每一所述极耳封头包括相互连接的安装基座以及抵持挤压座,所述安装基座用于与伸缩电机连接,所述抵持挤压座具有抵持面,所述抵持面用于与包裹极耳的铝塑膜抵接;两个所述抵持挤压座的至少一个抵持面上开设有避位槽,每一所述抵持挤压座的避位槽的开口朝向另一所述抵持挤压座,所述避位槽用于收容所述极耳的至少部分,且所述极耳与所述抵持面相互平行设置;所述抵持挤压座还具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用于收容与所述极耳连接的电芯。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封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避位槽的侧壁用于与所述极耳的侧壁抵接。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封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封头装置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抵持挤压座连接,所述固定板与所述避位槽相对应设置,所述固定板用于与所述容置空间的内壁夹持所述电芯。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耳封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挤压座开设有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的凹槽,所述固定板的部分位于所述凹槽内。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耳封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封头装置还包括固定螺栓,所述固定板开设有第一螺栓孔,所述抵持挤压座开设有第二螺栓孔,所述固定螺栓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一螺栓孔以及所述第二螺栓孔内。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极耳封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栓孔包括多个直径不同且相互连通的螺栓固定孔,在靠近所述抵持挤压座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螺栓孔的孔径依次减小。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封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挤压座开设有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的通槽,所述通槽用于输送连接有极耳的电芯。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封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避位槽的数量为多个,每一所述避位槽与一所述极耳相对应。
[0009]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极耳封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座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收容伸缩电机的输出轴。
[0010] 10.一种热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极耳封头装置。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101529641B|2012-09-19|电池组、电池组的制造方法及设有电池组的车辆
CN107507947B|2020-06-09|汽车48v启停系统用镍氢动力电池包
JP4655554B2|2011-03-23|蓄電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164922A|2006-06-22|蓄電装置及びその製造に用いられる部材
KR101116533B1|2012-02-24|이차 전지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2006318703A|2006-11-24|電池パック
CN214336769U|2021-10-01|极耳封头装置以及热封机
CN110085900B|2021-10-15|一种软包电池模组及组装方法
US20210083254A1|2021-03-18|Unit Module Including Busbar Frame Structure Which Can Facilitate Welding, and Battery Module Including Same
JP5423067B2|2014-02-19|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0165686A|2010-07-29|蓄電モジュールと該モジュール用枠体
JP4784067B2|2011-09-28|蓄電モジュール
KR101726792B1|2017-04-13|전지셀의 실링부를 절곡하기 위한 장치
US20200303697A1|2020-09-24|Battery Cell Moun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for
JP2006338933A|2006-12-14|蓄電体セルの電極接続構造
JP2014053152A|2014-03-20|蓄電モジュール及び蓄電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CN214898768U|2021-11-26|电池
CN212033047U|2020-11-27|电池
CN212062541U|2020-12-01|电池外壳及带有该电池外壳的电池包
KR20210122106A|2021-10-08|전지 셀 스택 및 그 조립 방법, 전지 모듈 및 차량
KR20210048850A|2021-05-04|전지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 모듈
CN210576035U|2020-05-19|二次电池、电池模块以及使用二次电池作为电源的装置
CN211455869U|2020-09-08|一种电池封装模具及具有其的封装装置
CN214384774U|2021-10-12|电池模组、电池包及无人机
US10424769B1|2019-09-24|Integrated battery cell module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662086.XU|CN214336769U|2021-03-31|2021-03-31|极耳封头装置以及热封机|CN202120662086.XU| CN214336769U|2021-03-31|2021-03-31|极耳封头装置以及热封机|
[返回顶部]